首页

sm踩踏免费网站

时间:2025-05-25 02:53:57 作者:2025中国电影节在伦敦开幕 聚焦光影中的中英友谊 浏览量:48109

  中新网兰州4月9日电 (戴文昌)4月上旬,甘肃天水麻辣烫的“热辣鲜香”持续释放吸引力,唤起更多游客对天水这座西北古城的好奇与探索欲,引来无数游客食春味、赏春花、趣春游。

3月25日,游客在乘坐天水麻辣烫志愿服务车。 戴文昌 摄

  在位于天水市中心的龙城广场,热闹的小吃摊位沿路铺开,麻辣烫、糖油糕、呱呱、杏仁茶……一道道孕育在古城天水的特色小吃不断冲击味蕾,让游客大快朵颐。

  “太香了,真好吃!”在天水海英麻辣烫摊位前,来自陕西宝鸡的游客赵钰敏,一边用餐巾纸揩着嘴一边赞不绝口,并将拍好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美食之旅。

  天水麻辣烫从最初的街边小吃,逐渐发展成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天水麻辣烫以其麻、辣、鲜、香的口感而闻名,一场由全国“吃货”们引动的麻辣烫热度,让天水成为文旅新晋“顶流”。相关话题不断“破圈”、“人气”满满,甘肃文旅再次进入“高光时刻”。

图为游客品尝天水麻辣烫。(资料图)戴文昌 摄

  赵钰敏对天水麻辣烫赞不绝口的同时,她感到麻辣烫中辣椒香而不辣,宽粉也很筋道,打算邮寄一些制作麻辣烫食材。天水麻辣烫的火爆,带动了甘谷辣椒、定西土豆等麻辣烫食材销量暴涨。自3月初以来,天水市寄递业务量整体涨幅达60%以上,特别是制作麻辣烫的相关食材较上年同期增长近3倍至5倍。

  在天水秦州区大众路四合院,揽投部快递员朱永军每天忙碌着将游客购买的食材打包装车,将一个个包裹发往全国各地。他说,“收寄主要是麻辣烫相关食材,只要经营户打电话,我总是在第一时间进行揽收,每天既忙碌又快乐。”

  为了接住这波“流量”,天水市开启全城“宠粉”模式,当地民众拿出了百分百的热情来守护这份“热辣滚烫”,大力整治市容市貌,粉刷墙壁,免费接送外地游客,当地机关单位腾出车位供外地游客停车。如果说,当地政府做了诸多“迎来”工作,那么甘肃邮政则起到了“送往”的作用。

图为甘谷油辣椒。(资料图) 戴文昌 摄

  天水自古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也为天水麻辣烫诞生提供了独特历史背景。在熙熙攘攘的秦州区四合院,抑或是天水古城等麻辣烫网红打卡地,不时可以看到身穿绿衣,驾驶绿色邮车的快递小哥们。

  在秦州区光明巷经营调料30余年的“老杨四季香料店”的老板杨金政说,“原来每天10时才开始营业,生意清淡,现在每天从清晨6时许工作至凌晨2时左右才收摊。”

  有一天23时,正准备下班的秦州区广场揽投部夏文毫在电话中得知,“几位来自河北的游客第二天准备离开天水,想将购买的辣椒面、调料包和宽粉等食材邮寄回去。”夏文毫打起精神赶往酒店,为游客们打包收寄,受到了客户称赞。

图为工作人员检查初筛的花椒。(资料图) 九美旦增 摄

  因麻辣烫火出圈的天水,开淘宝店卖麻辣烫。4月8日,由中国邮政集团天水市分公司打造的“甘肃原产地甄选特产”淘宝店正式上线,被天水市秦州区商务局授权为天水官方指定店铺。(完)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社会监督员、政务体验员、政策体验师 小“岗位”优化营商大环境

5日,假期接近尾声,游客满意而归。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假期客发量连续6天突破34万人次,累计超230万人次。目前已经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当日预计发送旅客41万人次。(完)

广西柳州:水稻育秧“智能化” 消解农户“靠天吃饭”忧虑

王庄遗址是河南境内首次发现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入选了“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展开考古发掘。

今年前7个月中国城镇新增就业826万人

香港赛马会内地事务部主管 陈岳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京剧在国家的重要节日和庆典当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演出,跟社会各界来共同庆祝国家在过去75年中伟大的成就,也通过丰富的剧目,还有精彩的演出来表达我们对国家的热爱和祝福。

汇聚15幅宋代绘画真迹 “问羽”展在浙江杭州开幕

在南京土生土长、每年元宵节都会买上几盏秦淮彩灯的南京青年卢玉洁,还是第一次自己动手做灯。从她记事起,每年元宵节父母都会给她买灯,如今她也有这样的习惯。“花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制灯技艺需要代代传承。”

受台风“贝碧嘉”影响 上海取消航班超1400班次

“这是‘超级黄金周’,是旅游真正的‘黄金时间’。”从事边境旅游行业27年,黑河职工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鲍志彤在中秋国庆假期满心欢喜。记者5日在当地旅游市场采访获悉:“双节”期间,中国沿边大省黑龙江的游客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特别是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业务后,边境游“含金量”更足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